【環球網綜合報道】“無路可走!”這是安倍首相在大選時,談到安倍經濟學必定會說的一句話。應該說安倍獲得了選民對他今後4年的信任,但要維持長期政權,修憲等數不清的難題在等待安倍去解決。目前,安倍在日本政界並無強敵,但其在經濟、國際政治的方面是否能夠順暢,這屬於另一個問題。安倍經濟學已經開始顯露破綻,美國有意與伊斯蘭國進行地面作戰,安倍主張派兵出國作戰,此時該如何決定是否派兵成為重要問題。
   如果需要對伊斯蘭國協同作戰
  過去的兩年,安倍政權作出了集體自衛權符合憲法精神的決定,憲法第9條對參戰的限制,在有了安倍的解釋後名存實亡。安倍之所以要這樣做,是因為他需要強化與美國的同盟關係,在與中國的關係愈發緊張的時候,需要美國做後盾。過去日美軍事同盟僅限定在“遠東”地區,但現在已經要擴展到世界。日本具有了集體自衛權後,日美防衛合作指針也將會得到修改,而執政黨已經掌握了國會三分之二以上的議席,讓國會通過相關法案,並不困難。
  美國需要解決的最大懸案便是伊斯蘭國和俄國。奧巴馬政權在美國被認為是個軟弱政權,他現在需要對伊斯蘭國強硬,但僅僅空襲這個國家,效果有限。美國出動地面作戰部隊,僅是個時間問題。對伊斯蘭國的戰爭已經有眾多國家參加,日本是否也該參戰呢?
  過去,小泉首相在布什總統的反覆要求下,決定派戰鬥力量參戰,但小泉說:“有自衛隊的地方該是非戰鬥地區。”讓人聽起來有些不知所以然。
  日本也許會參加對伊斯蘭國戰爭中的後方支援活動,但現在和小泉那時的伊拉克戰爭不同,伊斯蘭國的士兵潛伏在世界各地,自衛隊的後方支援也會成為攻擊的目標,而且大使館及日本在世界各地的設施也會遭到攻擊。
  “安倍會派遣自衛隊進行後方支援的。”外務省的一位官員說。但實際上後方支援危險很大。如果自衛隊員中出現了犧牲者,那麼日本的輿論將會主張武力攻擊,日本對參戰的各種限制隨之會蕩然無存。
  通過使用武力來消減伊斯蘭國勢力,這個並不難,難的是,世界的霸權結構,工業先進國對中東各國的蹂躪,市場經濟帶來的貧富懸殊、貧困,石油權益與宗教對立等等問題。這些問題並非武力能夠解決的。
  安倍首相十分喜歡到國外去訪問,所到之處會強調“價值觀”問題,其內心深處希望與美國共同包圍中國,但奧巴馬政權並沒有這個意思。日本與美國真的具有“相同的價值觀”嗎?看看兩國在民主主義、法制國家、市場經濟各個方面的不同,可見思維方式等很不一樣。
  美國希望“通過武力來解決國際糾紛”,日本則主張“協商解決國際糾紛”,日本的主張是寫進憲法中的,就算日本具有了集體自衛權,但能像美國那樣處理國與國的關係嗎?該如何對待伊斯蘭國等等,安倍政權面對的難題很多。
   稅與社會保障方面的改革分崩離析
  其實日本內政方面的問題更為嚴重。稅與社會保障方面的一體改革已經處於分崩離析的狀態。安倍對財務省提交的健全財政的提案十分狐疑,財政的重新構築需要通過增稅來擴大GDP,在重建財政前,首先需要日本經濟能夠振興起來。
  推延消費稅稅率的提升時間,也是源於在這個方面的考慮。但也正是在這個時候,美國穆迪將日本國債的信用調低,日本的信用遠在中國、韓國之下。
  日本經濟增長率已經連續兩個季度為負的增長,日元匯率的下調,日本股價的提升,並不意味著日本經濟的複蘇,華爾街對安倍經濟學的評價不高。投機方面的企業及個人認為,“日本經濟並沒有走向正常軌道。”對日本國債級別的下調,該是體現了這種觀感。
  現在安倍身邊的主張健全財政的官員已經漸漸退散,希望通過通脹來解決問題的人,逐步成為安倍的座上賓。在野黨及媒體基本已經被安倍掌控,安倍開始像總統一樣說話辦事,但唯一讓他不安的是,安倍身邊的謀士在經濟政策上難以統一,爭吵不休。
  當市場認為日本已經不能償還國債時,現有的體制便會摧枯拉朽般地倒塌,今後的4年該是安倍在佈滿地雷的小路上崎嶇行進的4年。(作者:山田厚史系日本民主電視臺總裁))
  (原標題:山田厚史:安倍政權需面對的生死存亡問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t67rtcqx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