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恩榮在自己的音樂工作室里練歌。
  “當潔白的衣裳,被鮮血沾染,你無知的凶殘,換來冷眼的旁觀,刺穿的胸膛,曾經給你過希望,就這樣破滅了理想……”
  最近,這首反對醫療暴力的歌曲《Stop hurting》,在醫療圈裡火了。作者焚梵,真名江恩榮,是金華一醫院介入科的一名醫生。
  眼下,這首歌馬上要進入錄製階段,江恩榮說,他想通過本報邀請十幾位病人和醫生,一起來唱這首歌,共同呼喚和諧的醫患關係。
  女兒的出生
  喚起他音樂創作的衝動
  江恩榮今年40歲,福建永安人,2005年來到金華,當醫生已有19年。
  他從小酷愛音樂,上中專時,他用攢了好幾個月的生活費,買了人生第一把吉他。
  1999年,他和四個朋友,組了一個樂隊在酒吧駐唱,在當地小有名氣。
  兩年後,家裡突如其來的一場變故,令他的音樂夢想戛然而止。
  直到2005年女兒出生,有一天,他哄女兒入睡,不自覺地唱出了一段催眠曲“搖啊搖,搖到外婆橋”,無意中開啟了他的原創歌曲之門。
  2012年在醫院春節晚會上,他和女兒共同演唱了他的第一首原創歌曲《牽掛》,同事們驚獃了,平日里這麼內向的他,居然這麼有才華。
  後來,江恩榮的創作熱情高漲,他買來電吉他、話筒、監聽音箱、效果器,在家裡佈置了一個小型音樂創作室。
  兩年時間內創作了《蝶戀花》、《像花兒一樣盛開》等10多首歌曲,有些進入了百度、蝦米等音樂網曲庫。
  希望能和病人一起唱這首歌
  共同呼喚和諧醫患關係
  這首《Stop hurting》,是他6月中旬最新創作的歌曲。一說起它,江恩榮就特別來勁兒。
  那是個午後,他正在聽一首英文歌《you raise me up》,聽到中間那段時,江恩榮跟著伴奏唱起來了,緊接著,花了1個小時的時間,他完成詞曲創作。
  “我早就想寫首反映醫患關係的歌,”他說,“聽到這首英文歌,我覺得曲風特別適合這題材,靈感突然來了。”
  經過多次修改,《Stop hurting》正式出爐。6月19日,歌詞在“醫學界雜誌”官方微信發出後,兩小時內獲得了上萬閱讀率,有許多醫生留言稱“說出了醫生的心聲”。
  目前,他正籌備《Stop hurting》的錄製,他希望做成類似《明天會更好》那樣的公益歌曲,有10來個醫生和病人一起合唱,再配上跟醫鬧相關的一些照片、視頻,以及大家在錄音棚里唱歌的實景,拍成MV。
  為此他建了一個名叫“醫之聲”的QQ群(群號:90590974),歡迎有意願加入的朋友入群討論。
  醫生和患者的敵人
  應該是疾病
  其實江恩榮也經歷過一次醫療糾紛,至今難忘。2007年,他給病人做了個骨水泥成形術。術後,病人癥狀加重。
  兩天后查房時,毫無防備的他,被病人家屬堵在了病房裡。他們把他推到牆上,指著他的鼻子辱罵,扯掉了他的胸牌。
  “他們完全可以通過正規途徑來解決,”回憶起這一幕,江恩榮依然很感慨,“我們有各種渠道,可以做醫療事故鑒定。”
  後來醫院免了患者兩萬元醫療費,這起糾紛才告終。
  江恩榮深受打擊,一度借酒消愁,甚至想辭職。
  江恩榮說,醫生和患者的敵人應該是疾病,醫患關係應該是魚和水,而不是水和火。
  “我希望能用這首歌號召大家停止暴力,也希望大家能夠瞭解造成醫患關係緊張的更深層次原因,醫患和諧,需要全社會共同的努力。”
  《Stop hurting》歌詞:
  當陽光微微亮
  行走在路上
  你焦灼的臉龐
  還有渴望的目光
  點亮你心中那希望的燭光
  曾是最初的信仰
  當潔白的衣裳
  被鮮血沾染
  你無知的凶殘
  換來冷眼的旁觀
  刺穿的胸膛曾經給你過希望
  就這樣破滅了理想
  冷漠的目光投在未乾的血跡上
  潔白的信仰成為黑幕前的牆
  誰能告訴我幕後真相的模樣
  我大聲呼喊
  卻找不到答案
  Stop hurting
  Don't send your anger an dignorance
  如果雲不散怎麼能看見陽光
  Stop hurting
  聚集愛的力量
  將黑霧驅散找回最初的信仰
  通訊員 黃嬋 實習生 馬滇陽
  本報記者 侯明明 文/攝
(原標題:被患者打過罵過的江醫生 寫了首歌反對醫療暴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t67rtcqx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