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安小霞)石嘴山市第十六中學地處石嘴山市工業園區,農民工子女占學生比例達80%以上,學習基礎和學習習慣差,罵人打架鬥毆現象頻發,迷戀網絡的學生更是不在少數,給教學工作帶來很大難度。為扭轉不斷下滑的教學質量和社會聲譽,該校3年前開始研究每一位入校學生,針對其自身問題安排黨員老師情感、學業一起抓,3年多時間80%的“問題學生”得到轉化。
   該校心理教師黃金鳳老師實施的日記批語法讓不少“問題學生”找到自信心。7月5日下午,黃老師向記者展示了她去年幫助過的一位學生寫的日記,這名學生入學前,愛好體育,擅長籃球。但學習基礎差,成績落後。他曾在日記中寫道:因上數學課時,沒做出老師說的題,被同學說成四肢發達、頭腦簡單,讓孩子覺得無地自容,並痛恨自己……在批語中黃老師寫著:“小偉,你也有不少優點嘛,你體育好,又總是吃苦在前,老師建議你學習上主動些,有問題不可怕,只要你主動請教,主動跟學習好的同學多交往,主動跟人家請教學習方法,老師相信你一定會成為好學生的。”第二天,蘇小偉在黃老師的批語後面續了一段:“老師,我從來不敢想自己還能和‘好’沾上邊,你的話像溫暖的風,我會努力的。”讀了他續的話我又鼓勵他:“小偉,老師跟你一起行動,有困難儘管跟老師說,老師就是你的一個朋友了。”通過幾次交流,小偉變得自信多了,學習上也很主動。經過一學期的努力,小偉的語文成績從76分提高到89分,說話、做事理性多了。
   該校的做法不僅在惠農區教育局被評優,還在自治區教工委作為創先爭優活動典型,在全區中小學創先爭優會上交流。  (原標題:心理健康教育讓八成孩子轉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t67rtcqx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