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鹽工賀言修說,寧廠古鎮鹽泉熬出來的鹽“西服泡菜不得火巴,腌腊肉不稀皮”
  巫溪寧廠古鎮系統傢俱鹽廠遺址,當年煮鹽的大鍋靜靜地躺在竈臺上,已經銹跡斑斑。
  老新成屋鹽工賀言修接受晨報專訪。
  鹽廠生產車間已成固態硬碟廢墟。
  鹽京站美食廠里的大木桶。
  從地下流出來的含鹽鹵水歷經兩千多年,至今還源源不斷。
  走進寧廠古鎮,在弔腳樓之間,還能看到曾經用於熬鹽的竈、鍋和大木桶,這裡就是曾經的巫溪鹽廠竈房。
  製鹽,曾讓巫溪的寧廠古鎮盛極一時,這裡生產的鹽巴,曾經遠銷陝西、湖北。
  但隨著工業的發展,竈房已經破敗,古法製鹽日漸沒落,寧廠古鎮,也淡出了人們的視野。
  “製鹽已經工業化了,不會再用這種方法製鹽。懂得古法製鹽的人,大都已經老了甚至去世,曉得的就越來越少啰!”
  賀言修是土生土長的寧廠人,16歲當學徒學製鹽,見證了寧廠古鎮的“因鹽而興,因鹽而衰”。
  在巫溪,會古法製鹽的,如今只剩下了3個人。58歲的賀言修,就是巫溪縣找到的3名古法製鹽代表性傳承人之一,其餘兩位年事已高。
  據悉,巫溪寧廠古鎮的古法製鹽已申報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目前已通過評審進入公示階段。
  春雨影響濃度
  鹽廠生產時間只有半年
  “小時候不懂,只曉得岩縫縫流出來的泉水是苦的”,賀言修說,年齡稍大一點,才聽大人們說起,古鎮里的那股泉水叫鹽泉。
  當時賀言修家裡比較貧困,他是家裡的老大,9歲時母親就去世了。
  1971年,16歲的賀言修進入巫溪鹽廠,學了五六個月,當上了“竈火工”,成了家裡的頂梁柱。
  進廠之後,賀言修才知道一年中只有半年時間製鹽,剩下半年就做廠房和設備維護,為來年的生產作准備。
  為啥只生產半年?鹽泉每年鹽總量為一萬六千噸,但受季節影響,每年有濃淡之分。春季雨水充足的時候,雨水滲入泉水,濃度就會降低;冬季鹽泉的濃度就高。
  賀言修說,廠里專門有化驗員,每天對鹽泉進行抽樣測量,“冬天鹵水濃度可以達到六七度,春雨一來,味道就慢慢淡了”,所以一般是10月之後開始製鹽,如果氣候好,可以持續到來年的5月份。
  竈火工不穿鞋
  鹽煙瀰漫可以靠腳探路
  賀言修當的“竈火工”,按級別算,是二級工,一天能掙到一塊二角六,那時10斤米才賣一塊三角八,收入已經算不錯了。
  但是,賀言修和其他“竈火工”一樣,熬鹽的時候卻常常打著光腳板。
  這麼熱的竈,不怕遭燙傷?原來,熬鹽的時候,竈房鹽煙瀰漫,周圍全是霧氣,連腳邊的大鍋都看不清,打光腳板可以靠腳探路。
  “莫看‘竈火工’只是往竈里添煤炭,其實沒那麼簡單,這也是需要技巧的”,賀言修說,技術好的“竈火工”加炭之後,不會燒成“硬板板”,煤渣就會很蓬鬆,炭火也就燒得旺。
  賀言修在巫溪鹽廠時,共有14個竈房,每個竈房都有“竈頭”,就是現在說的生產組長。
  那時,平均一個竈就可以熬制五六噸鹽。後來,熬鹽鍋從圓鐵鍋變成了平底方形鋼鍋,產鹽就更多了。
  30多道工序
  熬鹽最苦的是“炭老倌”
  古法製鹽需要大小30多道工序,衍生出不同的“崗位”,鹽工們也有專門的喊法,除了竈火工、加水工,負責把像冰一樣的鹽坨坨錘成小顆粒的“錘冰工”,被喊作“冰老倌”;負責挑炭、和炭的人,被喊作“炭老倌”。
  “最苦最累的要算‘炭老倌’”,賀言修說,熬鹽的人是三班倒,竈房裡每一班要用3噸多炭,三班就是十多噸,全靠兩個“炭老倌”來挑。
  “炭老倌”把炭挑來之後,要把炭、泥巴攪拌均勻,攪拌是用雙腳來踩,多的時候要踩六七個小時。熬鹽是在冬天,氣溫又低,時間一長就會雙腳起泡、裂口,疼得鑽心。
  等到鹽熬好之後,“炭老倌”還得進入竈底下,把炭渣全部清除,再挑運出竈房,一天就要挑十幾噸。所以,“炭老倌”多是青壯年,否則根本做不下來。
  寧廠鹽遠近聞名
  陝西湖北的人走路來背鹽
  賀言修說,寧廠古鎮上用鹽泉熬出來的鹽,曾遠近聞名。“泡鹹菜不得火巴,腌腊肉不稀皮”,也就是說,用這種鹽做的泡菜,吃的時候總是脆生生的,腌制腊肉後皮不會破,而且更香。
  那時交通不發達,也請不來馬幫,陝西、湖北等周邊的人,都是走路來巫溪買鹽,就有了專門挑鹽的挑夫。
  聽老一輩熬鹽工說,更早的時候,這裡的鹽是用錢買不到的。那時巫溪糧食比較匱乏,買鹽的人就背來大米等,用“以物易物”的形式換走鹽。
  在計劃經濟的年代,巫溪鹽廠的鹽更是緊俏。家家戶戶是憑票限量供應的,每個人每月一斤鹽。
  巫溪鹽廠在1996年關停。賀言修說,現在有空還會去鹽廠附近走走,看著那些老物件,就會回憶起當年的情形來。
  本版文/重慶晨報記者 薑春勇 蔣艷
  本版圖/重慶晨報記者 胡傑
  巫咸古國之謎等你來解
  揭秘>
  巫溪縣寧廠古鎮有文字記載的製鹽歷史,距今已經2300多年,巫溪也被稱為“巫咸古國”。
  巫溪為何會出現鹽泉?
  從寶源山麓流出的鹵水清澈透明,巫鹽成為當時的上上之品,也曾成為皇家貢品。“一泉流白玉,萬里走黃金”,說的就是巫溪寧廠古鎮寶源山的鹽泉。為什麼在寧廠古鎮會涌出這樣的鹽泉?
  《輿地紀勝》里記載著“白鹿引泉”的傳說。獵人袁氏追趕一隻白鹿,來到寧廠古鎮的一處山中,當他彎弓搭箭時,一道銀光迷失了他的雙眼。銀光過後,白鹿不見了蹤影,只剩洞中汩汩涌出的清泉。獵人又累又渴舀起便喝,卻發現鹹得出奇。他用竹筒帶回泉水,回家熬出一捧雪白的食鹽。
  鹽在當時無比珍貴,原來白鹿是指引人們找到鹽泉的神使。於是,袁氏帶領族人製鹽度日。鹽泉所在的大山,被人們命名為寶源山,一座城郭也隨之在大寧河畔興起。
  “專家的考證有另一種說法”,巫溪縣文體廣新局副局長、文聯主席李劍東說,三疊紀時期這裡與古地中海相通,由於地殼構造變化,形成巨大的內海,經數千萬年的地質運動,經地下水浸蝕,鹽鹵從斷裂岩縫處流出,形成自然鹽泉。
  神秘棧道究竟有何用?
  製鹽以鹽鹵為基礎,所以歷代主要製鹽地,就分佈在寧廠古鎮鹵水出口附近的張家澗、王家灘一帶。
  而在大寧河沿岸,卻出現了神秘的棧道遺跡,讓人們百思不得其解。
  相關專家也多次進行考證,初步認為,這與引鹽鹵有關。
  李劍東介紹,古時,為了把鹽鹵引入寧廠古鎮南岸,甚至引到巫山大昌熬制,鹽工在大寧河畔修建棧道,上面擱置竹筧,進行鹽鹵的輸送,但這些推測還要作進一步考證。
  鹽濃度為何逐年變淡?
  寧廠古鎮的製鹽業,鼎盛於清康熙四年(1665年)到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100多年中,鹽竈增至336座、鹽鍋有1008口,產量也達到了歷史最高水平,號稱“萬竈鹽煙”。
  雖然鹽泉的濃度每年會因季節而變化,但到冬季濃度會恢復到峰值。奇怪的是,如今,鹽泉的濃度正在逐年變淡。
  李劍東說,鹽泉含鹽度下降現在成為一個謎,還沒有人能說得清。而且,鹽泉濃度變淡後,要恢復鹽泉熬鹽已經不可能,只能對遺址進行復建,並將工藝進行保護和傳承。
  小貼士>
  古鎮路線:主城-G50江北-奉節夔門-奉溪高速-巫溪城區-寧廠古鎮,古鎮離巫溪城區僅有十多公里。
  巫溪美食:巫溪烤魚、巫溪老腊肉、羊肉湯。  (原標題:古法製鹽那些事,還有幾個人曉得?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t67rtcqx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